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旅游

大明湖 荷柳的美丽传说

05-05 发布 124 次浏览 休闲旅游 信息编号:24

报错/举报

大明湖 荷柳的美丽传说

 山东省府济南的明珠大明湖,位于市中心偏北。珍珠泉、芙蓉泉、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入,水面46.5公顷。一湖烟水,荷花映日,垂杨飘拂,景色佳绝。沿湖的亭、台、楼、阁、水榭长廊,构成了喧哗的大城市内一块幽静、诱人的休闲旅游胜地。 
     大明湖名称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:"其水北为大明湖,西即大明寺,寺东北两明侧湖。"这里说的大明湖,在今五龙潭的北面偏东,现已湮没。现在的大明湖,《水经注》称“陂”、“历水”。北宋时称西湖,金代始称大明湖。元好问《济南行记》:“亭之下,湖曰大明,其大占城三分之一。” 

 

      当年,马可.波罗游览大明湖后曾称赞:“园林美丽,堪阅心目,山色湖光,迎接不暇”。晚清小说家刘鄂在《老残游记》中亦曾生动地描绘了俯视大明湖、远眺望千佛山时的情景:“……对面千佛山上,梵宇僧楼,与那苍松翠柏,高下相间,红的火红,白的雪白,青的靛青,绿的碧绿;更有那一株株地丹枫夹在里面,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,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。 
      看到红荷垢柳人们自然会想到有关柳荷的美丽传说。 
  很久很久以前,湖边一对青年男女痴心相爱,男的叫杨柳,女的名荷花。小伙子英俊潇洒,姑娘如花似玉。杨柳诚实勤劳,荷花美丽聪慧。她们自小便在一起游戏玩耍,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。长大以后,便互生爱慕之情,且情深意笃,曾互指湖水为誓:非君不娶,非君不嫁。两家的家长也认为她们是天生一对,地配一双,准备待筹备妥当之后,择日为她们完婚,结成百年良缘。 谁知天有不侧风云,湖畔有一官宦人家的恶少,垂涎荷花的美貌,生出歹心。一日趁荷花家中无人,带人抢走了荷花,欲行不轨。杨柳闻讯,追来抢救。恶少指使家丁对杨柳动武,杀死了杨柳,他含恨倒在了明湖畔。荷花见状,悲痛欲绝,挣开强人之后,纵身跳入湖中,殉情自尽了。

 

  她们死后,湖畔杨柳被害的地方,长出了茁壮的柳林;湖中荷花自尽的地方,生出了艳丽的红荷,柳枝拂水,向着荷花点头;红荷挺立,朝着柳枝传情。湖民们说:这是杨柳和荷花的化身,她们活着不能结合,死后也要日日厮守相聚。

     自唐宋以来,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不少诗文。并宋著名文学家、齐州(今济南)知州曾巩就有不少诗提到西湖即大明湖,如“左符千里走东方,喜有西湖六月凉”,“好在西湖波上月,酒醒还对纸窗明”等。大明湖西北岸有沧浪亭,居园中临湖处,三面荷池,境界优美别致。清嘉庆九年(1804)七月,山东巡抚铁保曾在此设宴款待学使刘风诰(江西萍乡人),刘学使席上即景赋成一幅对联: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。铁保大为赞赏,随即挥笔书写,刻石留念。墨迹刻石至今仍镶嵌在亭西廊墙壁上,使这幅对联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推崇与喜爱。 

     大明湖畔,还有纪念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的稼轩祠。辛弃疾,字幼安,号稼轩,济南东郊四风闸人。他既是伟大的词人,又是南宋抗金英雄。“辛稼轩纪念祠”匾额是陈毅元帅所题。出稼轩祠,可乘船至湖中历下亭。亭始建于北魏年间。唐天宝四年(745年),诗人杜甫经济南,北海太守、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设宴款待他。杜甫即席作《陪李北海宴历下亭》诗,其中有“海内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的诗句。这两句被传为千古名句。